成都不断攀高的成交量,背后有几点深层次逻辑。
自从本月18日,成都二手房成交量突然突破400套以上之后,观察员就在持续观察数据,经过一周的观察,具体数据如图1-图6。
成交量,确确实实起来了,并且大跃步地起来。
对于这种情况,观察员最开始和大家的想法一样,是否是数据异常?
后来思考了下,这种可能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后来有继续思考,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前几个月因为贷款问题,而累积的成交,在最近爆发性过户导致的。
但是这有个问题,我估计很多都不曾思考过:
成都东西南北都有房管局过户的地方,现在不单单是后子门房管局了。如果是集中爆发,其实吞吐量应该在一两天就可以飙升很高才对。
观察员特意去两个房管局溜达了一圈,虽说人确实多了起来,但是还根本算不上满载运荷。
众所周知,过去三四个月,成都二手房的成交量都在三四千套的样子,大家都晓得是因为调控严格,尤其是贷款审批方面的问题。
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1 贷款问题,主要是指的房贷困难,虽然审核也困难,但是远远比不了放款困难得多。
2 如果按照这一周平均每天四五百套的成交,那么一个月成交量肯定过万,如果扣除正常一个月三四千,前面四五个月每个月差不多能均摊上一两千套实际成交。
所以,这两个问题提出来,就会有两种倒推的结果假设:
1 过往几个月,成都的实际成交并没减少多少,只不过因为贷款收缩,导致成交数据延迟。
2 这段时间确实是暖风下的开始回暖成交。
不管是哪种假设,背后都透露出一个深刻的问题:
成都的二手房市场,潜力巨大,大家要深刻思考,有实际需求的不要被网上外行带偏了路。
当然,这一周的数据,就代表了成都二手房市场即将大爆发吗?
也不是!
观察员曾经写过,楼市的真正的大风向标,实际上是第三次集中供地的结果!
具体的阐述,大家可以翻阅观察员往期微头条,如图8:
《成都楼市的风向标,大概率就会显化在第三次集中供地的结果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