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1931年生,属羊,会笛子、会计(祖父教的珠算),二胡、锣鼓、金刚经等佛经丶淮剧丶民间小调丶毛笔字(写春联),爱读历史丶乡土故事书,讲故事是绘声绘色,做过地下交通员…可惜离开我们三十年了[祈祷][玫瑰]
中国国情中国网国情频道官方账号
老人酒后突然到钢琴旁随手弹奏一曲,儿子惊呆:他种了一辈子地
00:52
今天的俄乌之战,让我想起前几日的一次比赛,有位退休的老会计,珠算迅度非常快,并且算的很准确,曾得过两次大奖,对一些后生使用电子运算看不到眼里,有人拱他让他与一位新毕业生比赛,比赛的时候,老先生拿出了两手打算盘的绝活,毕业生拿出一个普通计算器,经过一轮比赛,毕业生用了三分零五秒,老先生用了二十五分钟,赛后老先生对毕业生说,我再算的快,算的好也是人工时代,您再初次,也是信息时代,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不是一个时代,如果现在的俄乌之战,也是你我比赛,站在我这一方者必输。
广西桂平人文——珠算旧事,
旧屋翻新,顺便收拾下屋,
见到一付算盘,旧事也就起来了,
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
这珠算口诀谁还记得?
算盘,这东西出于何年,不知道,
要放在在古代,
这可是谋生工具之一,甚至可以说是身份象征之一,
虽然不是什么高级身份,但要能打得一手好算盘,
动动手指噼啪响,
不说衣食无忧,那也是可以饱饭的。
算盘何时退出大众生活,也有点模糊,
只知道,在八十年代末,上小学还是有这个课程的,
有几节课得背上一个算盘,然后就是学拔算盘,学口诀。
学得如何,打算盘速度如何,那就看口手合一程度了,
最经典的验算,那就是从1加到100,结果一定是5050,
当然,90年以后,慢慢的就没有这几节课了。
除了算数,算盘还可以作个小游戏,
上下两组错开,一人一边,你进我退,上下不能相对,
相对即s,到最后谁没路走谁就输,课间十分钟也就过去了。
算盘不适应时代教育的发展,被淘汰了,
以前读书人,会计财务人员,都人手一付,
现在的孩子估计99%没见过这玩意了,更不用说拔算盘,学口诀。
每一代人学习的知识,学习工具都不一样,
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
而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然也会被社会淘汰!
《桂平:汉语拼音查字法出现以前,是怎么查字的?》
桂平:汉语拼音查字法出现以前,是怎么查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