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神秘消失的的中国裔女博士
在1991年1月,有一篇关于反重力技术的硬核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这篇论文是一位叫做李宁的华裔女科学家提出,就是她的实验结果,让她永远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李宁博士曾经是北大物理系的一名研究生,在北京大学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后,前往美国攻读了博士,随后就一直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从事超导引力的研究,在学术研究上有很大的话语权。
1991年,李博士在学术杂志物理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超导体和反重力的论文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三年间又相继发表了两篇论文。值得注意的是,物理评论是美国物理协会发行的权威性学术杂志。在李宁博士的理论中,他提到了一种可以形成反重力效应的使用方法,如果能使超导体中的晶格离子大量,对其结果将会产生一个吃力巨大的磁场,在该磁场中,重力可以增加、抵消甚至是重新定向。简单来说就是重力可以被人为操控。随后,李宁博士提到有投资者想控制这项技术,而她自己却坚持认为这项技术应该服务于全人类。李宁博士关于反重力技术的论文一经发表,便遭受到了很多质疑和批判,大多数学者认为反重力根本不可能存在。
直到1997年,李宁博士和他的团队又发表了一篇论文,它向人们展示了超导体反重力装置,但这个装置的实验结果却和李宁原本的设想有很大的出入。两年后,李宁博士离开了阿拉巴马大学,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而且还得到了美国国防部5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这也可以说明,李宁博士的研究并不是什么伪科学,而是涉及到了一些敏感技术。毕竟反重力技术一旦成功,对于整个世界来讲无疑是具有颠覆性的。美国国防部捐款后,李宁博士竟然开始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没人知道他和他的团队在做什么。
2003年5月,李博士受邀参加了一场由美国媒体对公司主办的高频引力波学术交流会,而这个公司在明面上只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但会议的主要发言人却来自美国陆军河道。指挥部。据说美丽公司经营着美国最高机密的科学实验,研发领域极其广泛。李宁博士在参加完这次学术会议后竟然就此消失了,只留下了一封发给同事的私人邮件,她说自己观察到了ac重力的是11千瓦输出效应。然而,11千瓦输出效应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是近几年美国海军公布的ufo目击报告,还有一封网传反重力飞行器的专利文件,据说它的内部有一个叫做磁场扰动器的装置,可以让飞行器中的超导体急速旋转,从而影响其重力场,使得飞行器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减少。这看似合理,李宁博士的超导反重力研究非常相似,可自从李宁博士消失后,没人知道她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至于他的最后一封邮件中说到ac重力的是11千瓦输出效应,这个数值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一位叫作蒂姆文图拉的记者曾经采访过很多研究边缘物理的学者,他从一位俄罗斯物理学家尤金的口中得知,李博士和他的团队正在为美国国防部工作,所以他们现在无法在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期间还透露过她和李博士有互相探讨过关于超导反重力装置的想法。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李宁博士的工作室在她消失后的是来年还一直处于经营状态,每年工作时都会缴纳特许经营税。但是也有人推测,这些我们能够查询到的信息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他很可能被美国政府扣押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去年,2021年7月27日,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公开了李宁博士的讣告,享年79岁。从2003年至今,李宁博士消失了近20年的时间,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那些超出我们认知的科技到底存不存在?如果你有什么有趣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郑在播报# 【郑州大学王梅云教授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近日,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imbe)公布了新当选的会士(fellow)名单,以表彰他们在医学与生物工程上取得的卓越成就。据悉,全球共有153名专家学者入选,陈学思院士、马光辉院士等8位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入选其中。
郑州大学王梅云教授因在“开发和拓展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在疾病精准诊疗中的价值”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而当选,这是国内放射学界首位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的专家学者,也是今年中国大陆唯一入选的临床医学专家。
王梅云,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学术副院长,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理事会理事,国际磁共振学会认证讲师,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精神成像学组主席,国际神经血管疾病学会(isnvd)候任主席等。神经及精神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无创治疗、功能与分子成像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研究领域专家,曾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帕金森病震颤的磁波刀治疗,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被引用9000余次,多篇论文入选全球top 1% esi高被引论文;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等10余项,主导发布全国团体标准、国际专家共识6个,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曾获得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隶属于美国科学院,是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著名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汇聚了世界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其成员包括3名诺贝尔奖得主,20位美国总统奖得主以及294位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由世界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最杰出(top 2%)的学者组成,每年经过国际同行提名与严格评选产生,是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李兰娟院士、郑树森院士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也曾入选其中。
#传中科院因续订费近千万停用知网# 因为演员翟天临论文作假事件,知网一举成名。后来又因为老教授使用自己的论文也要付费,知网被告上法院再次成名。现在又因为中科院后续续订费用一事谈判不成,中科中科院决定停用知网。我国要提升科学技术的水平,但是现在这些论文检索以及引用方面,结果被知网都能卡住,变成了一家谋取巨额利润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真的是挺匪夷所思的。
我们过去一直批评,我们的科技企业不去做技术研究,总喜欢搞一些所谓的应用型的开发。其实在知网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它就是不断的收集各种论文,然后形成巨大的库存,然后设置一些检索词检索工具,就可以对外营业牟利了。自从当年某觉中国其实做的没啥两样,他们是收集图片建立主题词搜索词,然后偷偷打上水印放在网上,谁用就问谁要钱。所以知网也说自己是科技创新企业,但是我们想想,他真的做了创新了吗?
不可否认,知网最少做了一个收集论文的工作,然后做了分类检索。但是这就成为他赚取巨额利润的理由吗?其实对于论文的收集检索,应该做成一个非营利的方式,而不是由一家公司去运营去赚钱。用户可以上去注册支付一定的费用,但是这些费用能够维持运营和后续的扩大收集工作就可以了,不应该产生所谓的净利润。
既然我们一直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我们后续的瓶颈就在突破科技方面,那么像知网这种盈利公司的存在,那就是前进路上的障碍。头条热榜
数字美元计划推出5个美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试点
美国非营利组织“数字美元项目”(digital dollar project)周一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内推出5个试点项目,以测试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用途。这是美国首次推出此类项目。
私营部门的试点项目最初将由埃森哲公司(accenture plc)提供资金,并将涉及金融公司、零售商和非政府组织等。其目的是生成数据,帮助美国决策者开发数字美元。
数字美元项目是埃森哲和数字美元基金会于去年合作创建的,目的是促进对美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究。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前主席、数字美元基金会(digital dollar foundation)联合创始人克里斯托弗•吉安卡洛(christopher giancarlo)表示:“基于其它国家的数据,全球每周都会有关于cbdc的会议和论文发布。”
“没有来自美国的任何真实数据和测试来为这场辩论提供信息。我们正在寻求生成真实世界的数据,”giancarlo补充道。
cbdc是纸币和硬币的数字等价物,持有者可以直接向央行提出数字索赔,并允许他们进行即时电子支付。
虽然借记卡或支付应用程序是数字现金的一种形式,但这些交易是由商业银行基于央行向这些银行账户提供的信贷进行的。它们不是完全由政府支持的,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来结算,而且经常需要支付费用。与此同时,加密货币由私人机构控制。
包括中国和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央行都在加速cbdc项目,以抵御加密货币的威胁,并改善支付系统。
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货币的守护者,美联储的行动更加谨慎。它正在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为一种假想的数字美元建立一个技术平台,但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上周表示,正确使用数字美元比速度快“重要得多”。
吉安卡洛说,鲍威尔的谨慎是正确的,但随着中国的推进,美国必须推动讨论将隐私、商业自由和言论自由等美国价值观纳入cbdc的发展。
吉安卡洛补充说:“至关重要的是,美国要像之前的技术创新那样保持领导地位。”
giancarlo说,数字美元还可能促进美国的金融包容性,在美国,交易费用阻碍了许多美国人获得主流金融服务。
这三个试点项目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启动,通过生成关于数字美元的功能、社会学、商业用途、效益和其他方面的数据,将对美联储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项目起到补充作用。该数据将公开发布。
埃森哲在加拿大、新加坡和法国等地开展了多个cbdc项目。
埃森哲(accenture)高级董事总经理戴维•特里特(david treat)表示,cbdc将与其他形式的实物货币和电子货币一起存在,而不是取代它们。
“这不是万能药,”特里特说。“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将使用实物现金和硬币。”
美科学家恢复被删病毒序列 有望促进冠病溯源
联合早报 2021-06-29
作者: 陈慧璋
(早报讯)美国一名科学家表示,其最新研究显示,即使在缺乏实地研究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促进对冠病起源的理解。
美国之音引述《华尔街日报》周一(28日)的报道说,美国总统拜登将在7月中旬收到一份冠病溯源45天调查报告。美国官员表示,即使是部分进展也可能缩小对冠病起源认识的分歧,并为进一步调查提供线索。
不过,美国官员也表示,为期90天的冠病源头调查可能不会得出一个明确结论,“最主要的障碍是中国拒绝提供进一步数据,也不允许调查人员进一步接触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学家。”
但是,美国一位科学家上周发表论文说,“即使没有进一步的实地研究,通过更深入地探索国家卫生院(nih)和其他机构存档的数据,也有可能促进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即冠病原始毒株)起源或早期传播的理解。”
布鲁姆(jesse bloom)是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病毒学家。6月22日他发表了论文《恢复被删除的深度测序数据为早期武汉新冠病毒流行提供更多信息》。这篇论文尚未得到同行评估。
布鲁姆首先从谷歌云端恢复了一些被删除的文件,重建了13个武汉疫情早期病例的序列,对这些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冠病在2019年12月海鲜市场相关的疫情暴发之前就已经在中国武汉市传播了。
其次,他发现一些原先存储在美国国家卫生院一个数据库里的序列被删除了,经询问,国家卫生院确认,这是在递交这些序列的中国研究人员提出要求后删除的。
对这些被删除的病毒样本序列进行研究后,布鲁姆得出的结论是,“作为世卫组织-中国联合报告重点的华南海鲜市场序列,并不能完全代表武汉早期疫情的病毒。”
布鲁姆发现,海鲜市场2019年12月的病毒样本包含三个基因突变,而几周后搜集的病毒样本没有这些突变,也就是说,后来发现的病毒与在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相似度更高。
《纽约时报》说,“这支持了这种病毒的一些早期谱系没有经过海鲜市场的观点。新分析支持了早些时候的说法,即在2019年12月与生鲜市场有关的最初疫情暴发前,多种冠状病毒可能已在武汉传播开来。”
位于纽约伊萨卡的非营利科学机构《生物科学资源项目》执行主任、病毒学家拉瑟姆(jonathan latham)说,布鲁姆的研究报告全面排除了华南海鲜市场为源头的说法,并为证明病毒从实验室逃逸推进了一步。
拉瑟姆在回复评论要求的电邮中说:“研究显示了一个单一物种跳跃到了人类身上,而这与我们对典型的人畜共患爆发的理解不一致。”他说:“一个单一物种的跳跃,从另一方面看,暗示了实验室逃逸。”
不过,《华尔街日报》引述匹兹堡大学病毒学家库珀博士的话说,“删除的序列并不能解决关于大流行病是由实验室事故还是动物传染给人的持续争论。”
布鲁姆是今年5月14日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调查冠病起源》公开信的共同作者。该信批评世卫组织-中国联合调查报告,对冠病的自然和实验室溢出“这两种理论没有得到平衡的考虑”;认为“进一步明确这一流行病的起源是必要、可行且能达到的”。
图、美国科学家布鲁姆从谷歌云端恢复了一些被删除的文件,重建了13个武汉疫情早期病例的序列,对这些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冠病在2019年12月海鲜市场相关疫情暴发之前就已经在中国武汉市传播了。(法新社)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上工作论文有多强?那上边是经济学前沿领域的文章,很多因为创新性太强而被某些期刊拒稿,被拒稿是因为有些文章是诺贝尔奖级别而没能在同行评审期刊发表,并不是说太次被拒稿。
nber它也算是期刊,只不过不是同行评审的期刊,它是属于同行评议期刊。nber更多的是宏观经济领域前沿。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全称: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简写:nber)是一个美国私营、非营利的机构, 同时亦是美国最大的经济学研究组织。目的是研究经济的运作,进行实证的经济学研究。
31个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奖者中有16位曾是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于1920年创办。不少著名的经济学者如小罗伯特·卢卡斯、罗伯特·巴罗、保罗·克鲁曼也是其研究员。 #经济#
最年轻最简单的4 0-辽宁师范大学4 0
一、项目概况
辽宁师范大学是位于大连,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建于1951年。
othm是英国颁发文凭和执业资格证书非盈利学术组织。
该项目辽宁师大学lnnu负责项目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按照othm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英文教材,进行培养。
二、项目特色与优势
█ 学生可以4 0在国内读,经济投入少,以较低学习费用获国际名校学位证书。也可以转为3 1或2 2培养方式。
█ 该项目毕业生所获学位证书可以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予以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
三、项目学位授予
入学:通过英国考文垂大学或桑德兰大学、康考迪亚大学等院校主持的英语测试(申请学位前前雅思考试成绩不低于5.5)
毕业:取得规定课程学分。
专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项目管理、公共行政管理、会计与财务、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战略市场营销、医疗和社会保健管理、国际金融法、战略管理与领导力(可直博)。
四、关于学历认证
选择4 0的学生第四年需要去国外院校修读三个月论文课程并完成毕业典礼。
五、学费标准
每人每学年6万元人民币。#辽宁师范大学# #国际本科# #中外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贺兴副研究员荣获ieee pes中国区杰出青年工程师奖】据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消息,2021年5月15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中国区(pccc)揭晓学会2020年度奖。该院电气系贺兴副研究员荣获outstanding young engineer奖项。该奖项全国共4人入选,授予35岁以下且在电力能源行业作出重要贡献的ieee pes中国区会员。
贺兴首次将随机矩阵理论(rmt)引入电力系统,构建了一套分析框架并提供相关的建模、分析工具与方法用以提取电力时空大数据的重要统计信息——时空联合相关性。该研究成果取得了有严格数学理论指导的时空大数据非监督式分析技术的突破;进一步形成了一套数据驱动的系统认知体系。该体系可以有效地驱动系统中的时空大数据资源,并以谱为统计分析对象从而保留了大数据的统计信息。
贺兴,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 ieee senior member,数字孪生working group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科学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课题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esi高被引论文1篇,出版学术专著2本,国际知名出版社book chapter 3章。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ieee)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pes)是ieee第2大协会。ieee pes中国区(china chapter council,简称ieee pccc)则是ieee pes在中国设立的最高权威机构。ieee pccc杰出青年工程师奖outstanding young engineer award候选人应在电力能源行业做出重要贡献,且在当年度须不满35岁。评选内容包括论文、专利、学术活动以及对学术界、工业界贡献等。每年不超过4人获此殊荣。
大学抢着花钱在nature上做广告值吗
一说到大学,人们就想到幽静的校园、白发苍苍的教授、生龙活虎的大学生,很少有人能想到,大学还是精明、大方的广告购买商。有人发现,南京大学要花120万元在nature期刊上登载校庆广告,而且已经不止一家国内大学这样操作过。
2020年,深圳大学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示,该校人力资源部打算在美国nature期刊发布两页高层次pg电子娱乐官方网站的人才招聘信息,项目预算金额25.05万元,申请理由是:“nature期刊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国际性、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全球订阅者超过5万人/周,周阅读者超过40万。依托nature期刊在全球学术界的影响力,可以为我校搭建面向国际的宣传展示平台,全面提升我校引才的影响力。”
前两年,北京科技大学决定与nature期刊合作推出北京科技大学办学特刊,需费用80万元,其中包括由nature撰写、编辑、设计8页英文宣传内容。采购原因:首先,nature及系列子刊在全球拥有超千万的专业读者,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在全世界具有巨大传播力。nature覆盖了世界各国学术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管理人员、对科学感兴趣的普通民众;其中,36%的美洲受众,30%的欧洲受众,31%的亚太受众。
其次,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诸多知名高校已在nature期刊发布过相似类型办学特色特刊。
最后,nature特刊价格公开透明,线上线下服务周到全面,后续宣传系统性较强,满足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需要。
所以,卖特刊已经是nature一个很成熟的业务了。它们pg电子游戏试玩平台网站官网就有各种广告业务的介绍。全世界有四万多家大学,岂不是每周都有大学在搞校庆?
搞科研的在nature上发论文,相当于喜剧演员上了春晚;校庆时nature期刊表示庆祝,等于生日时明星来唱歌。交大科学史教授江晓原在文章中说,nature期刊不但享有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的神圣光环,而且实现了既有极高学术声誉又能开心挣大钱的双效益,该刊上面有广告,“近年nature期刊上有很多中国学校的中文广告,其实这些学校主要面向国内招生,登这样的广告明显是在利用nature期刊的权威性为自己背书”。
nature期刊做了一百多年,首先是学者发表论文、交流科学的平台。它还评定论文的影响因子,像是学术比赛的评委,各家大学在跑道上拼命奔跑,nature等于收场地费的,然后颁发一些象征性的奖励。nature所谓的特刊报道的是大学过往的成绩,相比之下,花钱发招聘启事至少是解决实际需要、面向未来。
128天后,南京大学将举行120周年校庆。这所大学不仅文科很强,还出过6位“两弹一星”元勋,200多位两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院士曾在南京大学工作8年,有32位院士(学部委员)在南京大学化学学科任教。这样优秀的大学还需要nature期刊的背书吗?大学营销自己的最佳方式当属请到优秀的教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靠口碑营销。
只是如今的大学为了适应环境,也需要做广告和推广。去年10月,《华盛顿邮报》报道说,美国大学在广告、市场营销、推广上花费巨大,一直在稳步增长,当年比去年翻了一番。主要是因为疫情导致入学率下降,以及来自在线教育的竞争。过去十年间,美国大学生人数减少了260万,近13%,今后四年估计还会减少15%。
高校做广告是因为公众日益怀疑上大学的价值,认为上大学很重要的美国人减少了20%。美国大学的推广支出主要用于招生、运动队和募集资金。每招收一名学生要花费429到623美元。广告方面,大学在2018年一共花了20亿美元,上一年仅为8亿美元。虽然以前做广告的都是营利性大学,现在公立大学和私有非营利性大学也开始做广告了。南新罕布什尔大学做广告、推广花了1.4亿美元,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花了近3千万美元,纽约大学2850万美元,哥伦比亚大学1320万美元。
有人说,大学应该把做广告的钱拿来搞建设,资助困难学生、多招老师、增加课程。美国国会一些法案提出,大学需要报告他们在营销、广告上的支出,如果基础建设花费不足,就禁止它们使用联邦的经费去做营销。于是现在大学的官员也不积极地谈论推广了,也不打造像什么“通往卓越之旅”“人生的基础”“成为变革”“梦想远大”这样口号式的广告语了。
知网垄断何时休?收取费用到底应该交给谁?
知网本身不写论文,只是论文的搬运工,存储器。论文一旦到了他那里,就成为他的了。不管谁用,都要给他交费。
知网作为学术论文的收集和传播机构,应该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不应以盈利为目的。如果变成一个盈利为目的的机构,必然会提高知识获取的成本,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即使以目前的商业模式来看,知网免费获取学术论文资源,凭借垄断地位高价出售,对于学术论文的生产者也是不公平的。
一名本科毕业生用校园内网登录知网,看论文不花钱,但论文查重必须要花钱,本科毕业论文就花了七百块,研究生毕业论文查重更贵。
湖南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鑫当年因为知网收录他的论文,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知网赔他70多万。知网把他的160余篇论文全部下架。
知网年收入达到10亿元。按照知网的规定,知网的论文每被下载一次,平台就会收取硕士论文15元/本,博士论文25元/本的费用。但对比之下,即便是价值最高的博士学位论文,原作者也只会得到100元稿费和400元检索卡。
一个收集论文的网站,他既没有相关文献的pg电子娱乐官方网站的版权,也没有分利给pg电子娱乐官方网站的版权人,已完全侵犯了pg电子娱乐官方网站的版权法。高价收费阻碍了知识传播是既成事实。
知网,俨然已是垄断知识传播渠道的网站,任其掌握在私人手里的危害,只会愈演愈烈。
这种服务是不是应该由政府承担,由高校或者国家图书馆承担,作为公益性服务,真正创立由国家主导的非营利性学术资源平台,使知识能够充分自由流通。
国家来牵头做一个国家级的大库,做好分类管理那些是全国人民都得查看的那些是需要特殊任务才能查看的。
三明医改必然是未来的主流!准确的说是公立医院的主流!
如同集采,一开始诟病良多,的确很多药效果并没有原研药那么优秀,但架不住便宜!
从大局来看,集采大大降低了药物(包括未来的耗材)对病人医疗费用支出的占比,减轻了看病的经济负担!
同样,三明医改也能解决公立医院的定位的问题,公立医院首先要保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目前看来做得并不到位!而三明医改恰恰纠正了公立医院定位不准的问题!
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才能做到普惠,让人民真正获得改革开放的红利!
当然三明医改并不是医疗行业存在的唯一,就如同集采一样,有钱人可以选择进口药、原研药,高端医疗也必然有一席之位!
公立医院争先恐后的成为学科龙头,做技术尖峰,是很可怕的,想做强做大做尖是需要巨大的投入,必然增加患者的负担,这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相背离。
三明医改首先要解决的是公立医院之间相互竞争的现状,不应该存在等级,更不应该比评审比论文!应该比较的是公益性的执行能力,于国于民谁能普惠大众才是王道!
那么应该承担医学进步的就该是私人医院,高薪吸引人才,高额奖金鼓励创新,如此才能作为三明医改的补充!
对于高校地老师来说写论文痛苦吗?痛苦!有比写论文更痛苦的吗?当然有!那就是写一本书,还得是学术性质!
不想写?学校领导可不同意,作为彰显学校教学与科研独特气质的一种性质,高校之间互相放狠话怎么能少了学术专著!
有同学可能要说了,学校自己写的专著跟教材完全没办法看好吗。
事实上,高校老师出版学术专著时,根本不需要询问老师本人或者学生,即使一个不愿写,一个不愿用,最后都要向学校妥协。因为一所高校没有自己的书那直接说明老师教学跟科研平庸,学生不用学校的书,老师上课照着书讲课,你怎么办!
所以,一般高校都会出版很多自己的专著,没个几万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什么什么大学!
而自从很多高校都破除了“唯论文”的不良作风之后,拿什么考核老师、拿什么跟对手高校炫耀就有点犯难!
于是有些高校开始把重心转移,可以用少量的论文作为基础,但是老师们必须要写专著写教材搞专利,于是一场闹剧又开始了!
一些鼻子灵的老师已经非常自主地开始准备迎合学校了,这不仅是因为学校未来的导向,更重要的是,只有了解过出版的老师才知道,学校都是小问题,出版才是麻烦,理由如下!
1.学校出版学术专著只有一个要求——公开发行!什么是公开发行,简单点说就是书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也就是书号,没有书号的书不能公开发行,换句话说,只要公开发行没有书号的书,就跟开车没驾照一样,是违法的!
2.书号由国家出版署统一管理,分配给各大出版社,出版时由出版社备案走流程,跟发表论文一样,也要查重跟严格的审核。但是每年发行的数量是定死的!
看似简单,其实这里有大学问,因为个人作者是无法申请到书号的!
现在的出版社已经不再是那种非盈利单位了,绝大部分出版社都要自食其力,所以他们出版的书,必须要保障绝对的收益,否则就是浪费书号!
而学术专著很少能成为畅销书,所以没有价值,也就说,作者根本不可能申请到书号。所以现在都是找代理公司向出版社申请书号,可以说是唯一的捷径!
小袁有出版图书的资质,能比较容易地申请到书号,之前说自己最近在忙好几本专著的事,就是因为最近很多的高校老师都在寻找比较好的出版社,而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所以,小袁整理了一些出版社,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看看!
最后,关注@小袁的论文屋不迷路,每天都会发布一些期刊渠道的选题,记得点赞关注哦!
#教育微头条#
【@乌海人 这项征集开始啦!千万别错过→】
关于征集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海市社科成果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示乌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市社科联在全市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面向全市征集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海市社会科学类成果及荣誉。
一、征集内容
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集体或个人所取得的社会科学(包含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成果和荣誉,包括公开出版和发表的专著、译著、编著、古籍整理、地方志、工具书、科普读物、论文,市级以上成果奖励及荣誉、研究项目、重大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交流文章,市级及以上主要领导干部批示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论证报告。
二、征集要求
1.应征作品须为本人作品,参与者应确定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主办单位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产生的法律责任。
2.应征作品的知识产权(pg电子娱乐官方网站的版权和道德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参与者同意在作品完成提交后,即认可主办单位乌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有权无偿使用应征作品进行非营利性的宣传推广和公开展示。
3.本次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乌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有。
三、征集时间
2021年2月8日—3月15日
四、征集方式
报送成果个数不限,需提交作品电子版、纸质版及统计表(见附表),电子版邮件主题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海市社科成果征集”字样,每件作品须标明作者真实姓名、pg电子游戏试玩平台网站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作品有多个作者须在登记表中体现。
联 系 人:郝璐
联系电话:0473—3998311,13654733031
电子邮箱:whsskl@163.com
办公地址:市行政中心b505室
附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海市社科成果征集统计表
乌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2年2月7日
郭松民的“昆仑策研究院”是家什么机构?
文无第一,文人互相看不顺眼古往今来司空见惯。头条上有郭松民死磕胡锡进,汪腾飞死磕金灿荣等,不过从目前的舆情来看,后者都没搭理过前者。
郭怼胡的这场戏码中,我们看到了研究员和研究院的名号,本着观摩学习的态度,想看一下号称“昆仑策研究院”的机构到底是何方神圣?
我原以为研究院是类似社科院、中科院一类的研究机构,或者是服务社会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于是在中国社会组织网上查询,很遗憾没有“昆仑策”为关键词的机构(图1)。
于是换到查询商业组织的企查查网上,这回查到了(图2),营业范围也有(图3)。通过知识产权那栏可知,该公司下面有两项知识产权内容,一个是昆仑策网站,一个是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从企业风险那栏可以查到有5项风险(图4),4项涉及作品侵害,1项涉及名誉权纠纷。我截取了第1-2项(图5-6)的详情页面。
所以,昆仑策研究院其实就是一家商业公司“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下的一个牌子,和我之前以为它是类似江苏省社科院、社科院心理研究所这样的机构截然不同。
再来说一下研究员这个头衔。我国的职称体系有十几个系列,研究员属于科研人员职称序列,从低到高分别是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不好理解可以用高校教师序列对比,分别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就是说研究员和教授是一个等级,都是正高级别,比如李银河是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级别上跟南大社会学系教授是一样的。
从来没有“高级研究员”这种说法,想象一下,建国同志头衔是总统,前面加一个词“高级”变“高级总统”,画风有些诡异。
我之前截图过郭在中国知网的论文发表情况,是以研究员的标准去查询的,结果很不理想。因为研究员序列本来就是专门搞科研的,对论文的质量数量要求都比普通高校教师高,你去搜李银河,论文一大把,刊物质量也得有核心,要不然怎么能匹配“研究员”三个字?
有网友提醒我可能研究员就是人家公司的一种身份称呼,如果这样的话,倒是能说得过去,那我就天真了,一直以“研究员”的标准审视“高级研究员”,扎心了。
这件事提醒我:吃瓜谨慎的同时,要转换死脑筋,向“商业大佬”学习“社会人”的变通与灵活。[酷拽]
分子或者离子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很稳定的新的离子的过程就叫络合。
物质的存在形态,有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种。
均相系统的意思就是,独立的一个相, 比如全部是气体,不掺杂固体和液体,以此类推。
加入催化剂使化学反应速度改变的作用就叫催化。
均相络合催化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的优点,越来越多的化工过程依赖于均相络合催化,特别是在诸如氢气、分子氧、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以及乙烯等小分子活化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均相络合催化的本质是一种小分子的活化,是反应底物分子与低价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剂分子)中心离子的配位、活化、反应,最后从金属离子上解离生成产物并再生过渡金属催化剂分子的过程。
因为化学系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或者所学不能所用,但是出于兴趣爱好选择了化学,如今的化工体系又已成熟,如果他想给某人带来启迪作用,那又将是什么呢?
例如均相络合催化,首先,只保持一个相例如播音培训系统的学员,培训老师就只需要抓取其中的中心离子(优秀学员、听话的学员)进行专业上的配位、活化和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反应以促进中心离子的进步,从而生出产物并再生成为有成就的分子过程。这些小分子是国家的基础原料,活化后在绿色制造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因此,不管以后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学习总在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份量。
即使如我写过的市网络协会的会长和诸如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播音主持委员会会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要继续学习,中国的老二的一篇中国工业化的论文读着很过瘾,今天,我从装书的提篮里翻出一篇领导的硕士论文(喜欢收藏这些),名为“多中心治理范式下的经济社团参与机制研究”,这个上个时代的范围对今天的社会仍具有一定作用,例如,借助多中心公共治理范式的框架,对属于非营利组织范畴的经济社团组织的角色与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促进其作用的发挥。写到这里,均相络合催化——小分子的活化以及,异相,又要发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