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利润真的不可信吗? @指尖上的会计 会计利润为什么不可信呢?即便不考虑做假账与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形,原因还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会计利润是基于权责发生制计算出来的,没有考虑现金流的因素,也就是说企业账面有利润,不见得账上有现金,这个利润很可能只是纸面财富;第二,会计利润是基于历史成本算出来的,它没有考虑资产增值的影响,在物价大幅上涨的前提下,资产增值,特别是房地产增值才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构成部分,可惜,按现行会计准则,资产增值所形成的利润非得等到资产处置时才会在利润表中体现出来;第三,会计利润没有考虑机会成本的影响,机会成本不在会计核算中体现,可它是真实存在的,不考虑机会成本,仅仅基于会计账面利润做决策,这决策很可能误判。
评论:准确地说,是会计利润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信是两码事,不能指望一个指标就能包打天下。其实,各行各业的许多指标都有其局限性。专业人士则相对能够看清其局限性,而非专业人士往往只是就指标论指标。 会计利润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量的前提下,还是可以给决策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但要深入分析企业经营时,还需要结合现金流、资产等指标综合研判。
一电子厂预计今年全年利润在350到400万元之间。会计给老板说,花100万元买辆奔驰,可以在税收上把车钱挣回来。
我对老板说,你的会计网上文章看多了,有点走火入魔了[捂脸][捂脸][捂脸]。
1、买车的确可以抵税。
假设100万元买一辆车,可以少交一下税款:
根据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一般纳税人购买车辆用于生产经营,取得的合格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用来抵扣,可以少交增值税=100/(1 13%)*13%=11.50万元;
城市维护建设税=11.50*7%=0.81万元;
教育费附加=11.50*3%=0.35万元;
地方教育费附加=11.50*2%=0.23万元;
企业所得税=(100/1.13-0.81-0.35-0.23)*25%=21.78万元。
以上合计少交税款=11.50 0.81 0.35 0.23 21.78=34.67万元。
2、会计之所以说能帮你省一辆100万元的车钱,应该是利用了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咱们国家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在税收上专门有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三个条件的企业。
根据最新的税收政策,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依据上述政策,假设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仅为25万元。如果适用正常的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呢?与不享受优惠政策相比,少交了5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会计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花100万元买辆奔驰,正常情况下可以少交大约35万元的税款。目前,预计公司全年利润超过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花100万元买辆车,将利润降到300万元以下,这样,公司就完全达到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这么算下来少缴税款合计80多万元。所以会计说,花100万元买辆车,可以在税收上把车钱给挣回来。
3、买车不是唯一的选择,要准确地理解政策规定。
政策的本意并不是说买车可以减税,会计对政策理解就有偏差。政策规定,企业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依据上述政策规定,企业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只要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都可以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在计算性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老板说,你这么讲我就明白了。今年公司产品供不应求,我正准备购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会计整天唠叨着要买车,我还认为只有买车才能抵税呢,原来是这么回事,我直接买设备,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公司目前有三辆车,已经够用了,没有再买车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