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线冬至状态:饺子元宵你选谁#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是北方的说法。对于位居苏中的扬州人来说,冬至吃元宵是不二选择。多少年了,不管喜不喜欢吃元宵,冬至日的元宵,从没少过。
记忆中,小时候的元宵,是家里用糯米粉搓的实心圆子。现在基本不做了。其实那样的元宵很好吃,有糯米粉特有的香气。一碗元宵,一碗煮元宵的汤,那个“过节”的仪式感,很满足。后来大卖场有各种选择,家人有喜欢鲜肉馅的,有喜欢豆沙馅的,尽可满足。自己更喜欢荠菜馅。
能做到满足所有不同需求。四年前开始,每个冬至中午,必须下元宵。一碗自己吃,一碗在旁边放着。便如同他陪我一般了。因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冬至,很有兴趣地讨要元宵。我们从南京医院回家,已经晚了。直接从冰箱里取出来煮了,不好吃。第二天去买了新的重新吃了一次,仿佛真的很好吃似的。
像前几年一样,今年早早定下吃元宵计划。手机里有两个购物平台,平时此类食品多得很。今年却在几天前总显示“补货中”。昨天倒是看到了。但是,自己已是“小阳人”一枚,断不敢走出家门去害人。所以,既没有元宵,也没有饺子。中午一个人煮了稀饭,拆一袋榨菜,炒了胡萝卜儿菜。
吃进口中,除了稀饭尚可,榨菜和炒菜,一点不好吃。浑身酸痛中,吃东西滋味营养。粥与纯素的炒菜,他一直不喜欢,便不去装模作样地摆一碗了。假如他真有灵性,我怎么千防护万小心,还是中招了呢?
相比家中其他人,我的症状不是最严重的。他们有的高烧不退,有的虽然退烧,却嗓子疼的难以吞咽口水。吃东西的每一口,像上刑一般。专家说的像感冒一样,哪一种感冒这么难受过?
大街上,几乎没有行走的人。饭店里空空荡荡。大商场勉为其难地开着,没有客人。在圣诞前、元旦前,专家们所说的“报复性”消费没出现,压死众多店家的最后一根稻草,倒是出现了。
今年冬至,扬州人说的“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的日子里,我,我的兄弟姊妹们的家中,没有一家吃上元宵。大家族好几个小家十几个人,全部阳了。扬州现在出于什么水平上,看不到。现在的统计学,不准了。没有核酸,不去医院,能统计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