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中财经政法学大项目
中南经财政法学大在职究研生
招专生业:统计学、金融学、刑法学、侦查学、传播学
汉言语文学、管科理学与工程(金信融息管理)
新闻学、 环科境学与工程、 经与济金融 、 会计学、财管务理学
企管业理,计算机学科与技术
颁学发位: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工学、文硕学士学位
中财南经政大法学全日研制究生
1、刑诉事讼法2、侦查学3、法学
4、社工会作(哲学院)5、行管政理6、教育济经管理
7、政治学8、考数学(世经界济,西经方济学,金专融项)9、新闻传与播10、新闻学11、传播学 、12农推业广
13、马克思展发史14、中哲国学15、社会工作
武理汉工大在学职博士:专业(马克思,思政想治,工商管理,管科理学与工程)
中财南经政法大学(双证)全制日博士
合院作系:
1:哲学院 计划2人
2:法学院 计划2人
3:刑司事法学院 计划1人
4:公管共理学院 计划1人
5;统与计数学学院 计划1人#考研# #研究生#
#专家:高考志愿学校和专业哪个优先# 我从无数事实中得出结论:学校优先,兼顾专业,参考地域,兴趣决定取舍,但都不能绝对化。讲几个我身边的例子吧。例一:一考生考上了一本(不是211),后来上了上海交大研究生,各方面都优秀,毕业后找到一个单位,各方面都满意,但第一学历不是211,被拒绝了。现在教育部说不讲第一学历,但用人单位挑肥拣瘦,你拿他怎么办?例二:一考生本可以到中南财大由他挑专业,可当时为了虚荣,老师为了个人业绩,要他报武大,结果上了武大很一般的社会工作专业,后来推荐读了北大研究生,这很成功吧?但毕业后工作很一般,可见专业同样非常重要。例三:一考生本可以上更好一点的学校,因家庭没有背景,找工作没有路子,家庭经济条件不大好,就读了中南财大最好的会计学专业,毕业后找工作很顺利,现在年薪几十万。我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学校优先,但要兼顾专业,还要考虑家庭情况,如果没有人脉资源,不考虑就业是不行的。如果都是211大学,专业优先。如果学校差别太大,优先学校。有的专家说:一本二本区别不大,这是误人子弟。好的大学,会学到更多知识,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终身受益;同学大多有出息,个人也会有更多机会。与鸡在一起,你可能成为鸡,与鹰在一起,你可能成为鹰,上大学也是在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平台和机遇。地域当然是经济发达地区胜过欠发达地区,但不能绝对,人才是流动的,只要有真才实学,全国都好就业。有的专家说:宁可读发达地区二本,也不读落后地方一本。这又是误人子弟。一本二本差别太大了,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读书,就一定在那儿就业吗?这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如武汉肯定没有一线城市发达,但武大、华科大等很多211大学的毕业生到南方就业,华为的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很多来自华科大,孟晚舟还到华科大读在职研究生呢。最终决定取舍的是学生兴趣,有兴趣,他会学得很好,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如没有兴趣,家长千万不要强求,强扭的一定学不好。#媒体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