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样子#【“小热线”撬动“大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诉源治理即是将矛盾止于未然,服务基层治理,建设无讼村居,保障百姓安居乐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12368热线 微网格”诉源治理联动新模式,将12368诉源治理司法需求工单办理与微网格社会治理模式相结合,推动线网联动,用1条热线激活18个乡镇街道和3170个网格,推动司法服务直达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真正实现司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 策划:刘吟秋 柳杰 丁珈 文案:孟祥宇 视觉统筹:吕韶文 海报设计:张雨薇)
[汤圆]“灯火阑珊”这个词很多人用错了。三年疫情一朝阴霾散尽,适逢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各地纷纷开展民俗活动。媒体平台在宣传上做足了文章,营造出浓浓的元宵节氛围。于是乎,“灯火阑珊”一词被错用的现象比比皆是。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因为赏花灯的习俗,正月十五晚上各地花灯高挂,人潮涌动,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一派热闹的场景。[烟花]
可是,“阑珊”一词是什么意思呢?
1、暗淡、零落,如“灯火阑珊”。
2、衰减,消沉,如“诗情酒兴阑珊”。
3、零乱、歪斜,如“字阑珊”。
4、消残、将尽,如“夜色阑珊”。
可见,“灯火阑珊”是说灯火暗淡零落。而宣传文案显然要表达的是灯火璀璨闪烁,“阑珊”一词与“衰退”近义,与“旺盛”反义。是错用无疑了。[爆竹]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错用呢?说到元宵节,我们马上会想到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那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真是绝美佳句,回味悠长。在封建时期,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出街的,越是出身高贵的女子,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美女都不在街上,想要看美女可没那么容易。可是,元夕这一天却是例外,妙龄女子,名门少妇都可以在这一天出去赏花灯,而不会被视为伤风败俗。多么难得的机会,可想而知,她们一定都会盛装打扮,美美地出街。正如“宝马雕车香满路”“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可是,词人在这脂粉人群中望穿秋水的那个“她”,却苦寻不见。正在心灰意冷之时,猛一回头,不经意间在灯火零落之处看见了她。她应该是一个清丽淡泊、超凡脱俗的孤高女子。
因为《青玉案•元夕》是写元宵节的名作,因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名句太美,又因为认知的泛化,导致一些文案写手错用了“灯火阑珊”这个词。
[2023]总之,祝大家元宵佳节快乐,兔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兔逢新春]
借势文案,热点营销,谐音创意,娱乐表达,大品牌的最爱!#借势文案# #过不去的谐音梗# #品牌科学#
覔文案元宵节借势文案海报合集,来了!
再谈“加工能力”一词用在学生发展身上不妥当
我们先看一段某自媒体宣传文案:
1、广州前10所高中,加工能力表现较强的是:广州外国语学校、天河外国语学校、广铁一中、广大附中。
2、区属示范性高中的南武、西外成绩可圈可点。
3、民办高中中,铁一外国语(清远)加工能力表现突出,成为“最强黑马”。
最近一个月参加了一系列的学校讲座,在讲座中,每个学校都会列数自己的优势,比如一本率有多高,加工能力有多强。
有一个很意思的现象是,省市属高中青睐于讲一本率,而区属示范高中喜欢讲加工能力。所谓加工能力,就是以相对较低的中考入口成绩,培养了相对较高的高考出口成绩。
我理解的加工能力就是录取时的基础较差,经过初中或者三年高中培养,中考或者高考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虽然这种提法非常直观,但是我觉得有不妥之处。
1、加工是通过一定工序和方式将原材料、半成品转化为目标需求的过程的总称。(来自百度),可见,加工是指工厂的生产能力,产能。学生不是材料,不是半成品,而是鲜活的生命。既然是生命,就具有可塑性,只要有适应的环境,就一定能开花、结果。
2、你用小学毕业成绩来和初中中考成绩进行比较,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既不科学,也不可观。两者具有不可比性。即便用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相比,也不能证明你的所谓加工能力强。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生源是决定学校加工能力的关键因素,必须看该校中考时招录到的尖子生数量,从全体学生的总平均分来综合考虑,这样评估才更加。但据透露,每年中考公布的各校只是录取到的低线,而各个学校招收的段人数比例从未公布,这就让各校的“加工起点”被模糊了。“有些学校重本率看起来很低,但相对起点已经超标了。”
元宵节朋友圈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