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计算机科学家,硅谷工程师爸爸说:“儿童数学学习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很多孩子解题时,甚至连题目都未理解。”
为什么孩子上了不少数学辅导班,刷了不少题,可数学成绩还是一塌糊涂?孩子学数学普遍存在两个问题:
一:数学学习中缺少趣味性
二:孩子在做题的过程中缺乏思考的过程
这就导致,这道题目给孩子讲会了,可还是同样的题型,只是稍微变换了一下说法,孩子又蒙圈儿了。
[灵光一闪]为此,硅谷工程师憨爸(硅谷华人软件开发工程师、创业公司创始人、拥有10几万粉丝的育儿大咖),独创了“3步解题法”也就是“新加坡建模画图解题法”,辅导儿子跳级考进美国数学天才班。
[比心]一:读懂题目意思
在建模画图法里,憨爸说第一步是要让孩子读懂题目,而读懂题目最关键的是要“抓关键字”。
[比心]二:根据题目的意思画出数学模型图
憨爸对小学教材里的所有应用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类,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应用题其实都分为两种逻辑关系:一类是“部分-整体关系”,另一种是“比较关系”。
基于此,在加减法和乘除法版块中,会通过这两种关系,解析题目中的关键字,并画出对应的图案。
[比心]三:根据数学模型图列出算式并解答
对于“部分-整体关系”来说,题目里会有一种包含的逻辑在里面,比如一部分是多少、另一部分是多少、总共是多少;再比如一部分增加多少,另一部分减少多少,总共是多少等等。
因此对于加减法来说,它的模型图(如图4),对于乘除法来说,它的模型图(如5)。
对于“比较关系”来说,题目会有一种比较的逻辑在里面,比如a比b多多少,b比a少多少;a比b重多少,b比a轻多少;a比b长多少,b比a短多少等等。
对于加减法来说,它的模型图(如图6),对于乘除法来说,它的模型图(如图7)。
[心]掌握以上这4种逻辑和画图的方法后,解题就变得简单了。孩子只需要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然后画出相应的模型图就好。
这些方法都在这套《硅谷工程师爸爸的图解数学思维课》里面,这套书一共分为3册,由浅入深教会孩子怎么进行建模画图来解决多步计算的应用题。
[灵光一闪]通过注重思维过程,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并配有16节有趣的视频动画课程,另赠送《英语应用题练习手册》,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英语阅读能力。
这套书共3册,#童书上头条# 动价只要79.5元,大家也可以根据孩子年龄选择购买单册,建议10岁以下的家长购买3册,孩子可以从加减法就开始学起了。(点击下面链接下单,就可以享受限时活动价了!)
只要一顿肯德基的钱,就可以把这位硅谷工程师爸爸请回家了!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
【#21深度#|大众汽车帝国,转型的下半场刚刚开始】
当地时间7月22日,合同任期截止至2025年的大众集团掌门人赫伯特•迪斯突然宣布辞职。其职位将由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自9月1日起接任。迪斯虽然留下了一个具有雏形的电动汽车帝国框架,但也给继任者奥博穆扔下了一个内部派系更加分离且支离破碎的“散装帝国”。
对于继任的奥博穆而言,大众软件子公司cariad现行的e1.2与e2.0两大软件平台不兼容地并行开发,即便已经白白浪费了集团50亿欧元的巨资,且e2.0最早也要到2026年方能交付,但木已成舟的现状很难有改善的转寰余地。相比于“心急吃热豆腐”的迪斯一意孤行地希望cariad承担所有软件开发工作不同,奥博穆对于寻求来自硅谷科技公司的帮助持更加开放的态度。>>21深度|大众汽车帝国,转型的下半场刚刚开始 - 21财经
#你愿意加班换高薪吗# 【问答:年轻时候的你会选择高薪但是长期加班的行业吗?】
谢邀!
二三年前,就被热议“工作996,生病icu”刷屏,当时撰文《华尔街、硅谷的“996”有什么不同?》(2019年04月10日首发新浪意见领袖专栏),现在一看,基本不过时,就借用其中内容来回应这个问题吧。
如果企业把“加班文化”异化成为一种强加给普通劳动者的潜规则,把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当作理所应当,逃避薪酬体系的约束,那就应该让劳动监察机构关注了,不能让劳动者的汗白流。
最近,国内有报道说“996激怒全球程序员”,并说“996”在中国司空见惯。报道称,目前国内有40多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96工作制”,其中包括多家知名互联网巨头。
4月7日,全球编程界知名开发者,编程语言python之父guido van rossum在python讨论区,也针对国内开发996工作制发表评论。
guido向广大网友询问道:“一个星期前,一些中国程序员创建了996.icu抱怨恶劣的工作条件……我们怎样才能帮助这群(中国开发者)人。”
对此,cpython核心开发人员senthil提出了三条建议:“首先让大家都意识到这种剥削,然后列出所有执行996工作制的公司,并停止与它们开展业务,最后拒绝这些公司使用python语言。”
所谓“996”,是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上午9时到晚上9时),每周工作6天。程序员创建的“996.icu”,意为“工作996,生病icu(重磅加护病房)”。
不过,这种看似严酷的加班文化真的只有中国独有?还是特殊行业的特殊情况?
当年(1994年),我是以程序员(华尔街叫金融软件工程师)的身份闯入华尔街的。那时,华尔街别说中国人了,白人中哪怕东欧、南欧人都凤毛麟角,基本上都是“藤校”毕业的犹太人和wasp白人的天下,能进入华尔街的我,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当年我除了拼命写程序,还拼命学习金融知识,争取不断地朝金融主业转,别说“996”了,“997”、甚至“8107”(早上8时到晚上10时,一周7天)都常有,恨不得住在办公室。
而且,这种“996”工作制是我自愿的,也是所有华尔街人自愿的,不愿意的人也不会进来了(相信硅谷人也一样)。况且,我们的收入是美国人平均收入的四五倍、甚至更多,一般最多做到40岁,等头发掉完了,也到了early retirement(提前退休)的时候,没人抱怨,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完全是自找的,找不到反倒不“开心”了……
其实,“996”不但是华尔街人的常态,据我所知,更是硅谷人的常态。所以,我不太明白硅谷人提出的三条建议是真心的吗?但凡做过金融、做过“码农”得都很清楚,硅谷(高科技的代表)、华尔街(金融界的别称)是特殊行业,在那里就业就得自愿付出,同时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因此,怎么看senthil 的“让大家都意识到这种剥削”的言论,都像是反讽调侃。
但是,我不了解国内的情况,国内那些被“激怒”的程序员,在进入那些公司之前,不知是否有人“警示”过他们?如果他们事先知道这种工作制,也就没啥好抱怨的;但他们要是不知道,而是公司早已形成的惯性,也就更没必要抱怨了——不愿意干,不必怒,退出不干就是了。
当然,如果收入和付出不匹配,那就是明显的剥削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申诉是合乎情理的。
特别是,如果企业把“加班文化”异化成为一种强加给普通劳动者的潜规则,把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当作理所应当,逃避薪酬体系的约束,那就应该让劳动监察机构关注了,不能让劳动者的汗白流。
总之,职场本来就是双向选择,有些行业是有特例的,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更是如此。望人们进去之前,特别是新毕业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想必很多没有来过上海的童鞋也听过它的名字,提起上海 互联网 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张江高科技园亦或是张江it男,这可是上海的“硅谷”哈,「张江男」俨然成了一群人的标签。
这里面高薪工资云集,比如百度、做芯片的展讯、趣头条,德国sap,美国sybase,hp,联想,中兴科技,美国花旗、索尼(中国)软件开发中心、京瓷、tata、infosys、萨蒂扬、超晶科技、银晨网讯、复旦金仕达、中国银联等等……
当然那边的核心地段的房价也是七八万一平,周边配套设施也非常精良,这样的你喜欢吗?
#我要上 头条# #魔都追梦人# #上海头条# #上海身边事# #互联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