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发展(sz000547):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2月6日讯,有投资者向航天发展(000547)提问, 公司有电子蓝军,通信指控,数据安全,微系统产品。请问公司的几大产品是否应用配套在chatgpt、aigc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吗? 公司回答表示,投资者您好!公... 网页链接
航天发展(sz000547):
航天发展(000547)02月0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 请问为何航天天目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此等大事没有进行公告? 航天发展董秘: 投资者您好!航天发展所属航天天目(重庆)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于2月2日揭牌。根据... 网页链接
淡泊dkc:
航天发展(sz000547)冲了一下,就回来了,看来压力很大吧
福宁:
航天发展(sz000547) 低轨卫星互联网。上市公司中,航天发展正开展5g 低轨卫星的研制工作,成功研制了低轨卫星信关站、机载基站、地面站等核心关键设备,已形成原型样机,保障了我国首颗低轨卫星宽带通信,实现全国首次“卫星 5g”海上融合组网试验,正在开展地面联调联试工作。
作者:研究所股市投研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产城观察网:
万家门店、千万粉丝、百亿估值,新式茶饮真能躺着赚钱?|卓见沙龙
回顾2022年,所经历的冰与火终成人生注脚。2023一定有诸多不确定,但非常确定的是,经过淬炼的我们更加强大。
做完年终盘点,相信许多人会感慨2022不同以往。
● 我们见过12月空荡荡的国贸桥,又在1月的清晨跻身早高峰的繁闹;
● 我们被取消机票、入场券与预约,但参加了几十场线上路演深夜连麦;
● 我们有很多瞬间仿佛身处冰点,甚至身处至暗时刻,但每一次都会起身,沸血向前。
最终,2022年那些冰与火的瞬间成为人生的注脚,经过淬炼的我们打破短期的情绪波动,重建信心;打破中期的协作方式,重建关系;打破长期的产业组织,重建市场结构。2023年带着信心与期许,带着经过破与立洗礼的坚韧,将一年来股权市场、热点产业及前沿产业的结构性变化盘点成册,与君一起再启程,大踏步奔赴山海。
【宏观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投资者:“长尾投资者”涌现,重视并购市场发展
创业者:“从二线来”与“到二线去”
【行业篇】既有坚定的原则,又有相当的灵活性
新能源:下游传来需求增长,上游带传来结构变化
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加速扩散,数字产业化国产演进
先进制造:深水区与非共识
消费服务:回归商业本质,黎明就在前方
生命科学:大浪淘沙,黄金方现
航空航天:自然选择,前进四!
【展望篇】
接纳冰与火的碰撞,感受上升热浪
2022
宏观篇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过去3年,一边是“因抱团取暖而加速的产业集聚”,一边是“分散生产以图稳产保供”;一边是全球产业链重构,一边是部分企业找到了逆势生长的模式。资金方与资产方以更加海纳的心态拼经济、稳增长,以更加包容的态度面对外界环境的更迭。错配的生产要素终归要回归平衡,被截断的需求与供给重新握手。
2021年末,我们曾建议关注“美元退潮,国资崛起”。2023年,随着“国家队”和产业投资者入局更深,人民币市场上涌现了较多地方国资和产业背景的“长尾投资者”,而这个现象或将对股权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头部聚集度下降,长尾投资者涌现
以新能源行业为例,2022年公开的500多个获投项目背后有870家投资机构;其中出手最多的前5%,累计出手次数达219次,占总出手次数的17%;而2021年,前5%的投资者出手占比为22%。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消费服务等行业也呈现此类趋势,2022年前5%的活跃投资机构出手次数占比为15%-20%,而21年该比例是20%-30%。二八法则仍然奏效,但结构更加松散。长尾投资者无论在机构数量上,还是出手占比上,都有明显提升。
长尾投资者虽站上舞台,但他们与原有的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却并未定型。
此前,资本市场有着相对完整的信息和资源网络,“知名财务投资者”起到了“背书”与“枢纽”的作用。一个项目如果获得了知名投资者的领投,或仅仅是完成了尽调,那么其他投资者就可能搭便车,节约了信息和决策成本。当此类“资本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发挥枢纽作用时,知名投资者也构建了“中心化”的信息和资源网络。美国历史上的“仙童系”、“paypal”系,以及国内市场上的一些派系,便是如此聚集。过去三年,中美脱钩美元退潮,国资崛起,原有的市场信息网络被打破,大型国资机构与产业巨头占据了关键节点位置。但是新的资本市场结构下,信息和资源网络尚未重建,中心节点与非中心节点之间的关系尚不牢固。
非中心化的短期交易,或将以大国资/大产业方为中心重构
长尾格局下,头部投资者的出手占比降低,“领投”的情况有可能持续减少,伴随着的是单笔交易中投资者数量和复杂度都会大幅提升。“领头羊”的缺失让创业者花费更多精力才能完成融资,也令投资机构在投资与投后管理过程中面临横向沟通问题。这对投行/服务机构的素质也是一种考验。
长尾投资者所收到的、来自传统投资者和投行/服务机构的信息与服务恐怕是不饱和的,而复杂的交易结构以及其他宏观因素,进一步限制了信息传递。加之一些资金背后有落地要求,更多新兴投资者可能只集聚于自己熟识的城市和行业内,并与当地其他类似投资者抱团取暖,这也符合很多地方国资和地方产业背景投资者的投资习惯。由于头部投资者在信息等资源上的优势,随着大国资/大产业方与这些“长尾投资者集聚”接触,市场可能形成与原先类似、但中心由大国资/大产业方替代传统财务投资者的结构。
建议创业者重视城市落地,为并购退出留出足够预期
在这个背景下,资金端有两个值得创业者和投资者注意的变化:
● 企业家朋友请一定注意,传统财务投资者出手占比减少是客观趋势;长尾投资者对落地的要求,在未来对融资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 到底是独立ipo,还是并购退出,这要取决于产业规律;在资金端和资产端尚未形成中心化程度较高、大产业方/大资金完全主导行业的情况时,独立ipo、成为产业网络中独立节点是可能的;但是随着资金市场和产业结构固化、产业链关系固化,更多创业公司可能都需要依附于那些中心节点。对于一些行业,这个进程类似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前团购市场百团大战时期,也类似于商旅ota行业整合前的时期,目前很多制造业独立ipo窗口期仍存在,但我们建议留足并购预期。
2022年,我们建议关注“产业科学家”的发展,强调“新技术带来的生产要素组织形式变化是中国股权市场的长期方向”,而这个趋势在今天仍然适用。2023年,鉴于疫情对不同城市影响的分化,以及专精特新崛起、产业资源向低线城市的外溢,我们建议关注两类创业和投资机会:
● 二线城市本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从二线来”;
● 新技术、新要素组织形式为二线赋能,“到二线去”。
“二线”此处指经济强省内有产业承接能力的城市,以及这些城市中有发展潜力的区县;地域上,具体是指北上深外gdp居前20的大城市,以及其后厦门、绍兴、珠海、嘉兴、贵阳等城市。从数据上看,媒体热炒的“上山下乡”,止于二线城市,而二线以下城市的项目比例上没有显著变化,占比仍然较低:
● 21年ipo的公司,在21年末的市值总和达到11.2万亿元,市值中枢在200亿元附近;22年ipo的公司,在22年末的市值总和仅为5万亿元,市值中枢降至100亿元区间。
● 一级市场上,2022年国内报道的1.1万个项目中,80%来自于2021年gdp前30大城市,这个比例与2021年持平。
● ipo方面,2022年ipo的428家公司(未含北交所)中,64%来自于前30大城市,较21年的69%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前30大城市内部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偏向于非北上深的前20大城市:
● 前20大城市的一级市场交易和ipo公司数量基本稳定,但21-30大城市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城市掉队;而30名之后的城市中,由于ipo公司市值中枢下降,很多公司获得了ipo的机会,但仍难进入主流投资者射程;
● 第4-20大城市内部,“经济最强”和“经济次强”的区县级行政单位,往往可能获得更多市场化资源和当地政策的倾斜。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这里蕴含着怎样的资产端变化?这里体现的就是“从二线来”和“到二线去”两套逻辑,也即“根植本土”与“要素外溢”。
从二线来,本土专精特新是“富矿”
二线城市本土存在固有的产业结构,且这些产业一般有别于传统vc所关注的规模效益更强的行业。举个例子,传统vc往往更偏好“喜茶”这类资产,而非“蜜雪冰城”,后者2008年成立,直至2021年才获得首轮融资。
很多根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的企业,一方面其获得的资金、商业服务和信息是未饱和的;一方面其往往与当地产业、自身细分行业绑定较深,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属于“赚钱的慢企业”,对于传统成长期资金来讲,资金利用效率更低。随着美元退潮、长尾人民币资金显露,这类公司所获得资金、服务和信息有望随之增加;从产业发展角度讲,我们认为,本土崛起的进程是长期的,而非爆发式的。基于当地稳固的产业结构与已经体现出来的盈利性,我们认为buyout(控制股权收购)属性的资金可以重点关注此类机会。
到二线去,产业链条延伸,配套产业带来成长期投资机会
随着新兴的先进制造业逐渐发展,在新能源、机器人/自动化、汽车制造等领域,超大型产业集团逐渐成型,并开始向更多二线城市延伸。这些产业链条长、辐射面积大,涉及到的生产要素结构复杂,带来一系列配套产业机会。
这个进程之所以发生在今天,是因为新兴制造业已经有能力大规模与二线城市本地产业竞争生产要素。二线城市原有的产业结构由传统地产、建筑、化工/石化等第二产业和部分第三产业占据,互联网时代对二线城市进行了一定的数字手段改造,但是高价值、高科技、重创新的产业有限。
而先进制造业则不同,技术驱动价值提升,叠加国家战略层面的资金和资源偏斜,让这些集团在下沉过程中,有更强的实力与本土产业竞争“政策、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这些优势也补充了先进制造外溢、开拓新城市时的初始投资和成本。只有当先进制造达到了一定规模、下游需求确定性较高之后,这个进程才能开始。而且我们要注意,这个进程是个数十年的进程,日本vlsi计划后半导体产业的外溢、德国汽车产业在欧洲的外溢、欧洲航空/通信/高端装备等行业的外溢,持续时间多在20年以上,属长期机会。
类似于特斯拉落地上海,产业链条延伸之后,当地产生了丰富的配套机会,我们建议growth投资者重点关注此类配套机会。在新兴先进制造业发展时,很多上中游企业的供应能力尚无法满足客户全国布局,而新的供应商通过技术研发,在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满足了客户当地需求,进而打进大型制造集团供应链;此后,供应商与先进制造集团的合作分阶段加深,可能带来非线性的增长。在传统vc关注领域缩减的时候,我们认为这种成长值得growth属性资金关注,但是也要注意这些公司的成长节奏可能与我们过去更为熟悉的行业有所差异。
到二线去,人力资源外溢,重视一线城市企业落地赋能机会
在产业外溢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发展的不平衡。这个机会对于创业者而言,是一线城市中的数字经济企业,在二线城市落地赋能的业务机会;对于投资者而言,是早期和成长期投资者的投资机会。
人力资源有别于其他生产资源,从要素外溢上讲,人力资源的黏性高于其他行业;换言之,邀请资深的中层科学家/工程师在二线城市落地,要素转移进程显著慢于厂房、设备等其他资源。二线城市产业配套,可以迅速聚集非人力的资源,以及年轻科学家/工程师/产业工人,但在经验和认知上更为资深的中层,以及其占有的技术要素,在二线城市扩散较慢。而这个情况也不是当前远程协作能够彻底解决的。
这在产业外溢过程中,造就了一个时间窗口:二线城市有人才和技术要素需求,但尚未被充分满足。其间有两类机会值得关注,一类是起于一线城市的优质公司,在二线城市落地,为当地产业赋能的机会;一类是高端人力资源,向二线城市系统性投放。后者复杂度更高,建议早期投资者关注。
对于处于超大城市的创业者,我们非常建议关注二线城市落地的机会。在当前时间点,随着“超大城市瘦身”、“华东产业集聚一体化”等政策的发布,当地的产业结构或将是各层次城市中变化最大的;而地方政府和当地产业,亟需数字领域人才、技术、经验,来改善当地要素组织效率,塑造产业结构。这个过程中,创业公司的业务机会、长期发展机会,可能都是极大的。海阔凭鱼跃,山高任鸟飞。
总而言之,经济增速放缓,资产回报率下降,投资机会在二线城市涌现,这种变化是确定的;生产要素的不平均、各地要素组织形式变化,这个进程就在眼前,值得创业者和投资者关注。
2022
行业篇
既有坚定的原则,又有相当的灵活性
2022年12月7日,在“新十条”发布后的第一时间,浙江、江苏、广东、四川、福建、海南……成百上千的企业家包机出国抢订单。沸腾一幕昭示着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吹响,各行各业既有稳字当头的坚定原则,又有相当的灵活韧性。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是千行百业当下的共性。
新能源是是凡卓集团长期一直关注的行业,我们认为对新能源产业市场空间、参与主体和生产方式的认识,是理解新能源长期繁荣的钥匙。新能源之新,在于市场空间、参与主体和生产要素组织之新。拥有国内外超万亿的新市场空间;传统实体企业产业升级成为新竞争主体;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新的组织要素。新能源产业投资倾向于投融方共赢,积极探索地方国资引导下的招投联动与产融结合。
展望2023年新能源产业投资机会,可以概括为“下游传来需求增长,上游传来结构变化”。
从下游看,新能源的各个细分领域需求仍然持续高增长:
● 新能源车出海是市场共识,新能源电池和零部件出海也未来可期;
● 储能行业需求高企,国内大储、欧美户储/大储装机量持续攀升,至2025年或可达350-400gwh,cagr近100%;
● 光伏/风电平价时代到来,按2025年全球500gw计算,年增速可保持在30%-40%;
● 新能源配套行业,包括电网智能化改造、锂电池回收等,都有着持续的增长。
从上游看,细分行业原材料价格从高位开始调整:
● 硅料价格由涨转跌,从300元/千克跌至150元/千克;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高位稳住,2022年12月调整至52.5万元/吨;
● 部分中上游公司库存上升,达到历史较高水平。
上游的成本在下降,是因为在本轮新能源投建周期中,前期盈利性高企引来了低端产能建设,部分化工、石油产业链公司利用其原材料和产能优势向新能源上中游环节转型,供给过剩所致。这个现象对于新能源创业投资来讲短期不利,但长期是有利的。短期看,盈利性下降将拖累中游公司业绩,上市公司股价对此已有所反应,进而影响到创业公司的估值水平。但是大家关注到的是,新能源产业投资的主导者和很多行业不同,是大型产业方和国资背景为主的长期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短期的盈利性和估值变动只是影响因素的一部分。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上游竞争加剧将会倒逼产业方加强创新,应对竞争。这个过程中,产业方和我们的机会可能更多集中于:
● 上游关键资源的把控,主要体现为各细分领域新材料的产业化。目前锂电、光伏、储能、风电都有其新材料的持续推进,包括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硅基负极材料、pet铜箔、新型碳材料等等。我们认为新材料投资的核心点,一方面在于技术的可用性,一方面在于下游巨头企业产能投建周期,是个长期有机会的方向;
● 优质产品的低成本/高效率供给,体现为新产品/结构/工艺的提升,如4680电池、与新材料结合的固态电池等,而这个过程中先进制造设备的机会是存在的;
● 大规模稳定供给,更多体现为生产流程和能源组织结构的变化,比如在材料/设备/软硬件等方面电网智能化主题项目等。
我们观察到下游巨头公司在上游的持续布局,这符合我们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随着下游产业结构更加稳定,我们认为短期看更多要注意并购的机会,比如巨头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方向的延展等。
数据居于云上,云上诞生智慧,智慧赋能终端,终端服务人类生产和消费,其中每个环节都有数字化的机会。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万亿元,名义增速16.2%,比同期gdp名义增速高3.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2025年的目标是10%。数字经济无疑也是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截至目前,中国的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是唯二有能力提供数字经济供应链、技术和人才的国家。可以说目前的数字经济基石已成。
黑灯工厂、孪生城市、元宇宙、智慧医疗……千行百业进入数字化转型,各个产业数字化进程可谓各自爬山。
初期数字化转型多在企业服务领域,是企业和上下游之间协作方式的数字化,crm释放了销售能力,erp统合了企业资源,财税与支付改变了企业与外部服务机构关系……但这些效率改善更多是企业层面的。当单独的企业数字化进入深水区,中小客户复购难、大客户定制化,各有各难。
相比之下,以产业为轴心的数字化成为新势头,主导方多为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大型集团。在产业层面实现要素调动、组织和分配,能够更好发挥规模效益、规避单一客户或业务对数字化服务效率的限制。随着主导方规模扩大,叠加企业内部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或将率先登高望远。
在改造对象上,工业、建筑、医疗等行业的数字化已悄然前行。制造业基础带来厚重的工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自主可控则推动了国产工业数字化结构性需求;地产从增量到存量,模式变化必然推动相关公司对持续性收入的需求,而数字化是为工程方提供持续服务能力的抓手;医疗和生命科学有着广阔的产业前景和供给基础,数字化方式提效已被广泛接受。
产业数字化,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的机会包括: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动的工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数字化沉淀,这一点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的研发和制造中有大量体现;疫情对企业组织方式的塑造,如研发、生产、客服等环节异地化带来的远程协作;产业升级带来的大规模稳定生产所要求的企业内和企业间数字资产连通,如制造端到销售端协同响应、供应链改造等。这里我们也要注意到产业数字化供需在短期的错配。工业、建筑等行业需求更多集中于非一线城市,而一线城市在数字经济上拥有着更多人才、技术、经验储备。产业资源向底线城市外溢,一线城市优质企业在地方产业集聚落地。
数字国产化浪潮首先发生于党政和金融、电信等对国家安全有着关键影响的领域,中长期数字化建设更多集中于电信、电力、石油、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未来在教育、医疗、汽车等行业也有着国产化替代需求。国内企业原本居于追赶地位,随着这些行业对国内企业的偏斜,国内实际上诞生了一批相当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在数据采集、确权定价、数据交易、安全保护等环节都有着长期机会。
从更长期来看,数字资源规模逐渐扩大,信息技术不断演进,需求和技术拓宽了虚拟世界的边界,衍生出更庞大、更复杂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提高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改造能力,最终与现实世界合而为一。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数据、算力、算法等,都有着新的需求,也一定会诞生出新的基础设施和计算平台,以及配套的软硬服务结构。而下游的终端也将发生相应变化,随着电动车、机器人、智能家居等产品的感知、分析能力的提升,行业内也有机会诞生伟大的企业。
投资中国先进制造业升级,犹如深海捕鱼,有机会网罗巨鲸,但也耗费心力。新能源、汽车制造、机器人/自动化、半导体等先进制造行业带来的产业升级,逐渐从浅水走入深水,对创业者/投资者来讲有能力提升的要求。
对于创业者来讲,制造业发展的规律是——从近乎分散的市场,到主要由巨头主导的市场,制造业往往需要1-2个产能投建周期,即8-20年。对于一些先进制造业,此时我们处于中间偏后的时期。业务上讲,下游的需求会越来越细化,而下游公司的结构也将越来越明朗,需要我们相应调整;融资上讲,我们要独立成为巨头么?还是与其他同行抱团整合,或者纵向成为巨头的一部分?ipo窗口期仍在,但并购交易只会越来越多。
对于投资者来讲,处于浅水区时,大家有共识,且共识能带来回报:“中国先进制造必将崛起”、“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将重塑汽车业”、“老龄化带来机器人需求”。但进入深水区,我们透过庞大的共识,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非共识:dpu能改变数据中心结构么?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不是大号的消费电子?减速器、伺服系统、谐波器的壁垒有多高?
与非共识伴随而来的,是创业者/投资者改变:我们必须,也只能,离这些非共识更近,才能获得真知。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变了。以往gp砸钱即可,一个portfolio里几十个公司,每个月过两次公司财务数据,将更多精力放在投前;如今我们要推动公司在合适的城市落地、与合适的资源合作。以往创业者希望投资者懂行,但又不要太懂,“懂行”可以知道公司价值,“不太懂”可以在公司“藏猫腻”;如今你我真的是同一个“战壕”里的好兄弟了。为什么?产业复杂度提升,搞业务你去,钱和商业建议我来。我们认为,这种创投关系的变化,比具体行业的变化更值得关注。
而在具体行业上,我们长期看好汽车、半导体设备和机器人/自动化行业投资机会。
● 汽车行业除了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汽车出海之外,我们建议关注三方面的变化。第一,乘用车整车产品变化带来的中游零部件需求变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老生常谈,一直存在机会,值得我们在产业链里深度挖掘;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特斯拉大幅降价,国产新能源整车厂在竞争中可能对上游企业有新的要求。如何让消费者有更高的“价值感”?如何保证单车利润?这可能需要座舱域等方面的公司有所努力。第二,乘用车生产方式变化带来的设备和零部件变化。比亚迪等老牌车企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品牌矩阵,但特斯拉和很多新车企的产品线仍然较少。有的新势力产线可以复用,也有的公司可能处于投建周期中,这个变化也值得我们关注。第三,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机会。当前时间看,有一些投资者开始关注重卡等商用车电动化,随着乘用车基础设施向商用车扩散,一些通用技术和商用车专用技术可能值得关注。
● 半导体行业,需求常见常新。需求侧,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对国产半导体的拉动已成规模,ar/vr放量在地平线上,aigc、nlp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会有相应的硬件需求;供给侧,摩尔定律见顶,替代者或早或晚;存算一体逐渐发展,量子计算赛道还在读论文学习阶段。在当前时间点,我们建议关注三类机会:半导体设备/材料,存在广泛的国产替代机会;早期部分,智能化领域中与下一代颠覆性技术结合更紧密的赛道值得长线关注;中晚期部分,近年大量半导体公司的体量已经进入并购整合的射程。
● 机器人行业,全球劳动力市场持续短缺带来的需求增长已经让更多行业机器人的需求从计划变成了现实;供给侧,在客户的需求带动下,厂商供应能力已经从简单集成进化到提供pg电子娱乐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甚至提供智能全局优化pg电子娱乐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产品在计算、感知和执行等方面有机融合,视觉技术、传感技术等方面受益于与汽车产业联动,有了更快的发展。我们观察到,行业中有三类变化值得关注:第一,一些特定领域硬件竞争较为激烈,但客户愿意为系统买单,“软硬服”结合可能是服务于b端的机器人创业公司需要考虑的;第二,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在硬件生产制造的差异未必很大,未来的竞争可能更多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那么相关芯片、传感等环节值得关注;第三,特种机器人尚存未充分满足的领域,如高空、水下等。
消费赛道曾经是核心资产的代名词,如今已经“出走”两年。2022年经历了社零总额下滑、流量红利衰退,一二级市场估值见底,投资机构关注度接近冰点。后又有年末《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政策加持与机构看涨。我们判断2023年消费投资市场的约束条件有望解绑,消费与c端服务行业或将归来。
相比于2020-2022年,消费投资的约束条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消费供需错配改善、产业盈利性提升、线下流量结构变化和退出机会变化等,而这些变化或将带来消费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
消费供需错配、供给不足带来结构性机会
2021年前,消费创业与投资均出现过热潮,多个细分行业跑出过超高估值的“明星企业”。当时的约束条件,一方面是宽松的利率政策给予消费升级信心,消费者对于非必需品有着更高的消费,愿意接受逐渐提升的价格带,为更高品质付费;另一方面是流量红利,新消费品牌通过大量投放起量,愿意接受攀升的获客成本和走低的roi。
然而,2021年后“第四消费时代”加速到来,新消费供需出现错配。因消费升级与流量红利成长起来的上一代新消费企业一时间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忽然掉头转向必需品消费的变化。上一代新消费公司,由于已经在较高的价格带、品牌调性与流量成本等方面完成站位,难以随着短期的市场波动就掉转船头在下沉市场扩张、性价比产品品类扩张。
另一方面,大批c端服务业回流需要时间。以旅游业为例,2022年12月起骤然提升的出行需求,带来了机票一票难求、优质旅游项目紧俏、服务行业招工难等问题。让已经退场的中小企业回归市场、已经转行的从业者回归岗位需要时间。“如何以较快速度构建起满足消费者当前需求的公司结构”,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创业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
产业盈利性回升带动估值回升
当前时间点看,尽管2023年上半年仍可能出现反复,但居民和市场的预期逐渐收敛于偏乐观的位置。在收入端确定性提升、成本端已然下降的情况下,消费行业盈利性回升的不确定性迅速降低。
在2023年4-5月,我们有可能在上市公司财报上看到收入和盈利性回升;如果到中报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仍有趋势性回暖的话,行业估值或将脱离冰点。而上市公司一方面作为创业公司估值之锚,一方面也是创投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在这个背景下,各个细分行业估值水平可能渐次回升。
线上流量红利前路难明,线下引入新活水
线上流量之变、线上线下流量之争,是2021年之前消费和文娱投资者持续关注的。在中视频折戟、直播电商扩张后,线上流量原有的非共识逐渐收敛,而下一代线上流量红利前路难明。数字经济带来的社交场景和消费场景变化,确实对于线上流量结构的预期有一定影响,但是至少在此时,aigc、ar/vr等技术对线上场景的优化,可能比技术对线下场景的赋能更弱。相对而言,我们认为线上流量的变化更长期,尚不是此时消费投资的核心变量。
线下流量结构则持续分化,疫情前期的一些标杆性项目,像是文旅地产、美妆集合、潮玩等,市场的关注度略有降低;好特卖、嗨特购等折扣店,则悄然扩张、开放加盟、推出自有品牌。在线下放开、商业地产空置率提升、地租持续走低的背景下,我们相信,能够借助技术和创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场景的企业,有望在线下流量结构变化中受益。
退出机会变化
传统上讲,美元投资者对于消费行业的投资热情居高不下。在中美脱钩、港股低迷的情况下,消费公司在a股退出的机会也并不乐观。由于国内的产业结构导向,2022年a股上市的消费与文娱公司仅38家,仅占2022年ipo公司数量的9%。ipo恐怕并非是多数消费创业公司的最终归宿。
另一方面,新消费的先行者逐渐成熟,叠加2023年消费转暖预期,可能有一批上市公司和大型集团,愿意为创业公司提供资金,并用成熟的品牌管理经验为创业公司赋能。2022年12月奈雪收购乐乐茶就是典型的例子,收购后奈雪股价持续上涨,反映出二级市场投资者乐见其成。
而从资产端,结论也是类似的。早一批独立上市的新消费公司,股价并不如人意。诚然其中有各种宏观因素,但是“从单一品类扩张到更多品类”,可能超出一些创业团队的能力边界。
纵观世界资本市场历史,消费行业的长期超额回报往往是稳定且偏高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相信,市场有望逐步复苏。束缚解绑后短期内可关注以下三类机会:
线下场景和渠道的投资机会,尤其建议关注服务行业的优质供给。线下服务和体验重新回归市场,其供给方式和结构会是“回归从前”,还是“发展出新的业态”?未来的旅行社,会像疫情前一样饱受诟病,还是以新的形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国是否会出现茑屋书店、ulta这样的业态和公司?这是值得期待的。
必需消费品的升级,尤其建议关注消费者对品质、成分、原理等方面关注度的变化。这里我们要强调,“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并不等同于“价格降低”,而是“保持与收入正相关的情况下,满足消费需求”。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我们在购买药物时,更多人开始关注其成分、效果、副作用。必需消费品在保持其合理售价的同时,食品如何与功效结合、服装如何与文化结合、日用品如何更直观向消费者传递其价值,这都是值得深思的。
技术带来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升级,尤其建议关注先进制造业协作方式、工艺和材料等演进对消费行业的反哺。近年来国内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发展浪潮,最终必将影响消费生产。以更高的组织和生产效率,精细化运营,在研发、生产和流通端,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相信,服务于消费公司的“卖水人”,也会有广阔天地。
2022年以来,生命科学市场并不尽如人意。全球医疗市场走跌,纳斯达克生命科学指数达到低点,接近2012年水平;a股pe-ttm仅为24倍,医药公司科创板数量也从2021年的38家降至20家;港股医药板块显著跑输恒生指数;而国内生命科学领域融资数量跌至1,500起,较此前下降了近60%。
但是站在今天的时点上,我们对2023年的医疗与生命科学市场并不悲观,因为不利条件逐渐改善,大浪淘沙,当前时间点反而有望成为第五次“生命科学热潮”的起点。
从历史上看,医疗行业的长期驱动因素是技术发展,而政府和居民的预算约束、头部企业并购行为和其他很多变量更多是短期催化。复盘上个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千禧年和2011-2015年4次“生命科学热潮”可以发现,每一次生命科学热潮的起点,都是研发和生产技术的大发展,如计算机、互联网在研发上的引入,材料科学的演进等。可以预测到,在先进制造业和数字产业发展之后,生命科学可能有更快的发展。
技术创新带来生物医药领域持续性机会,看好中国的创新产业链,尤其是创新药本身,以及创新药研发过程中配套的试剂、耗材和服务等领域。
创新产业的基础来自于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也都蕴含着投资机会
● 研发层面我们处于世界第一梯队。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的文献数量全球排名第二,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并没有代差,在细胞治疗、基因疗法、双抗、adc领域,我们的技术实力是有竞争力的;
● 生产制造基础雄厚。中国有着非常好的制造业和医疗产业基础,一方面制造业发展给医疗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设备和产业化能力;另一方面,中国的医疗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长期为世界一流药企服务,积累了相应的产业认知。这个过程中,在试剂、耗材在研发和生产领域,存在发展机会;
● 产品领先性和创新性逐步体现。中国创新药已经从“me-too”向“me-better”和“first-in-class”转变,如泽布替尼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对伊布替尼的优效性等。药物研发并非一蹴而就,部分大企业的明星产品只是国产创新药发展的一个开端。在这个过程中,医药出海在短期调整后,长期仍然值得关注。
国产替代带来的医疗器械机会,看好医疗器械国产化率提升
医疗器械和设备行业不以爆发论英雄,行稳致远。2022年联营医疗等医疗器械细分赛道头部公司上市,给行业增加了信心。国内已有一批设备的国产化率提升至50%以上,如dr、监护仪等;但也有相当一批设备,如软镜、硬镜、pet-ct等,国产化任重道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议关注两类机会:
● 在原本被海外垄断的产业链里,随着近年需求增长,受到政策推动、国际供应链停滞等因素影响,国内专精特新企业替代的机会;
● 下游终端完成国产化后,核心部件和研发、生产等环节涉及的器械设备替代的机会。
当然,医疗器械投资,绕不开集采和drgs。据观察,在2022年11月末的冠脉支架续标过程中,集采中标价格上涨了近20%,而需求总量上涨了70%。与专家访谈了解到,集采后支架手术量明显增加,而手术量增加也提升了医生的经验和能力,二者协同,市场需求更好。在这个背景下,神经介入、电生理等高值耗材是否会走出“量价齐升”的情况,我们对此是相对乐观的。
随着居民生活恢复,看好医疗服务和消费需求恢复
过去三年,非必需医疗需求被压缩。从海外经验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英国受到冲击,眼科、生殖、肿瘤等出现门诊人数快速下降;而随着2021年7月英国秩序恢复正常,这些领域也都有不同程度复苏。
随着需求恢复,行业内可能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变化,这将给给创业企业带来机会。在市场结构较为牢固时,很多新产品可能因为种种因素未能铺开市场;过去一年原有的医疗服务供给出清,目前需求快速恢复带来了短期市场供需不平衡,原有的产业结构被打破时,新的产品、技术、服务方式、组织形式,可能伴随着下游一起成长,建立起新的市场结构。
这个过程中,居民需求的恢复和政策的推动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居民的持续性、改善性的医疗服务需求,如眼科、口腔、医美等,材料、产品、设备的机会常见常新;政策推动方面,像辅助生殖、养老等有着较强政策预期的领域,也可能出现新物种。
底层技术革新,看好新的生物科技创新机会
除了具体的应用场景之外,生命科学底层技术的革新也是经久不息的投资主题。过去三年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持续关注基因编辑、组学平台、合成生物、脑机、泛ai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在新的技术平台基础上,未来将持续产生新的技术和产品形态。
虽然过去一年生物领域资本市场热度下降,但是我们发现,在新技术范式的投资上热度并没有显著降低,反而出现更多有潜力的细分方向,并且出现多学科融合的趋势,交叉学科融合也是未来创业者的主要方向。
新的一年,我们依然对底层技术创新保持乐观。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平台化,从1到10,这比单单的技术创新更加艰难,能经过市场验证的团队和公司,我们相信会成为下一代的生物技术龙头。
商业航天是一场抢滩登陆战。
近乎崭新的领域,广阔但尚未打开的市场,极尽复杂的产业链条,让商业航天投资分外迷人。这个领域我国是美俄体系之外唯一的大鳄,而轨道资源是有限的,在市场结构确定之前,花落谁家尚未可知。事关国家安全和人类未来命运,这不只是中国的安全,也是其他一切非美国体系国家的安全,所以只要我们快速发展,在“人类航天供应商(国)”的体系里,必然有我们的星辰大海。
所幸,我们是拥有商业航天所依托的制造业基础的。未来中国的商业航天,必将是“来于先进制造,归于先进制造”的。当前时间点关注商业航天,有三个原因:
● 供需两旺,商业航天发展迫在眉睫;
● 体制内扶持,市场化与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产业联动;
● 长期市场广阔,商业航天出海切实可行。
中国商业航天的供需两端都有迫切的扩张要求。一方面,随着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行业和终端有着航天需求。智能驾驶所需的导航、地面基站难以支持的通信需求、遥感、卫星测绘……随着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下一代通信技术所需的空天支持是越来越多的。汽车产业和智能出行是我国当下高速发展的产业,而商业航天未来与之紧密结合也是大势所趋,那么更多产业都有希望获得低成本的航天资源。另一方面,供给侧竞争却是迫在眉睫。卫星的轨道和频率有限,spacex提出了大量的星链,2022年发射61批卫星,2023年更是计划发射100批。我们的运载火箭、卫星和航天器,需要扩张到相应的规模才能抢占市场,支持相应的地面应用。
当下关注商业航天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商业航天发展逻辑正从国家意志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二十大以来,多位航天背景的政策制定者登上舞台,我们相信,他们对于航空航天是有着更深层次认识,这也有望成为航天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机。
我国航天产业受益于体制内外两方面发展,而这条路也是nasa-spacex验证过的。体制内是中央与地方共同支持,航天既是政治任务,又能带动当地产业综合发展,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何乐而不为?海南文昌、浙江宁波等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已在规划或建设,西安、武汉等地也都推出了商业航天相关的园区和政策。体制内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是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当下的动力。
而从体制外的盈利来讲,故事又不一样。体制内航天产业链完备,技术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厚,但是任务繁重,很难专门为商业航天提供配套;而采购体制内配套,成本难以控制。怎么办?很多商业航天涉及的新材料、零部件、工艺与设备,实际上是与其他先进制造产业复用的。超高温材料、3d打印等先进制造的前沿发展,或者在航天产业验证后赋能其他产业,或者在已经成型后移植到航天产业中。对于航天产业链条的初创公司来讲,除了发动机等非常核心、价值量非常高的部件之外,航天产业与其他先进制造业复用资源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而这也就带动了先进制造与数字经济经验在商业航天方面经验的复用。目前我国火箭、卫星/飞行器和其他航天硬件正在从0-1向1-100的阶段过渡,初期验证之后,会有更高的产业效率诉求,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拉动了先进制造整体水平,这其中的材料、设备、工艺,可能会应用于航天产业。另一方面,传统航天产品批量小、品种多、零部件复杂,智能化水平并不高,如果商业航天成功,卫星批次提升,其中基础平台和应用软件的渗透空间较为广阔。
“商业航天出海”,则是第三个现在值得期待的现象。空天资源并不属于某个特定国家,它覆盖了全球。spacex验证了商业运营的需求,也验证了没有航天能力的国家对商业航天的需求。对于前者,截至2022年三季度,星链在全球36个国家得到批准、落地应用;对于后者,2023年spacex公司的首次发射,携带了23个国家114颗小型卫星,用于地球观测、通信等任务。这就说明了,对于不同国家来讲,商业航天的能力是稀缺的,而商业航天的需求是客观的。
站在市场结构终局的角度,我国商业航天有机会在国际市场分一杯羹。技术发展有早晚,规模化生产后的成本未可知;而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复杂,在国家安全的要求下,单一供应商结构不现实。而另一方面,由于轨道的特性,卫星运行中必然会接收到其他国家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边际成本较低,为更多国家提供服务有助于效率提升。根据我们了解的信息,国内商业航天公司目前已有与外国接洽的案例。
航天产业链结构极其复杂,涉及零部件众多,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创投机会:
● 跟随产业主导方,把握航天产业链在特定城市、特定园区、特定方向上配套的产业机会,如测控数传、地面应用等;
● 兼顾航天与其他先进制造,寻找可给其他领域配套、符合航天产业发展,或者在航天产业发展后,有机会反哺其他产业的机会;
● 抓小放大,避免火箭等企业核心业务领域,填补有价值而缺乏配套的领域。
中美博弈,产业升级,我们相信商业航天是中国当下先进制造产业里,最宏伟、最磅礴的一个领域。我们对中国商业航天有信心。中国商业航天,全速前进!
2023
展望篇
接纳冰与火的碰撞,感受上升热浪
长期看来,投资人规模及结构的演变将具有高度合规性、风险高度可性以及高度平衡性三个主要特点。政策性与市场化的关系及产业引领与财务收益将更加趋于平衡发展。
我们于2022年提出“帮助创业者找人、找钱、找产业政策”理念,因为我们认为有必要为生活在变革时代的创业者提供凡卓集团独到的价值。根据创业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投融资顾问、直接投资、创业孵化、创投媒体、产业咨询、商机对接、创投培训、路演论坛、飞地运营等服务。提供服务的过程更是价值再创造的过程,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对业务的专业认知,为创业者提供前端业务相关支持、落地支持、助力企业更好地发挥增长动能,为被投企业寻求符合长期战略的融资或并购机会。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阴霾终将远离,我们自由的行走于大街小巷红红彤彤之中,与家人、朋友、pg电子娱乐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重聚;我们迅速整装前行,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我们更加认真的重视生命与健康,更加感性的珍惜每一场重聚,更加理性的收支与经营,更加敬畏与平和。重赴山海也许依旧道阻且长,但我们已经足够坚强,即使再置身于冰火,已经可以笑看碰撞后升腾的热浪。
荐读
●【年度盘点】2022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综合实力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年度盘点】2022中国标杆产城运营商综合实力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亿翰视角】轻资产为什么不好做?
●【产业观察】先进制造企业选址洞察
●【产城观察】传统工业厂房“园区化”,百万空间释放千亿市场
●【产城月报(12月)】【重磅】中国产业地产月度动态报告【2023年1月刊 】
●【轻资产专题】报告 | 产业地产轻资产专题研究
●【生物医药类产业园区专题】生物医药类产业园区系列研究【1】- 上海篇:再说张江
●【园区规划设计专题】中城筑略董晓江:聚焦上楼 工业上楼是客户必经之路
●【企业战略观察】“p epc o”解析中电光谷的最新轻资产服务模式
●【企业战略观察】华夏幸福首个轻资产模式招商项目落地,思考产城轻资产业务未来空间
●【企业战略观察】学联东做产业投资与创新服务,兄弟你别被忽悠瘸了
●【企业战略观察】以“轻”偿“重”,推动伙伴集团、苏州火炬上市- 华夏幸福化债有亮点
航天发展(sz000547):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2月6日讯,有投资者向航天发展(000547)提问, 请问公司的几大产业里,有哪些产品技术应用在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呢? 公司回答表示,投资者您好!公司暂不涉及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 点击进入互动平台... 网页链接